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八一中文网 www.81xs.la,最快更新狼行民国最新章节!

    初次见到廖云,感觉他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,热情而大方。就在江边的草坪上,他们三人席地而坐,表嫂阿瑛在不远处观赏四周的风景。

    “甘光复同学,你好,我就是组织指定‘储钱罐’计划的负责人廖云,你叫我云哥就行,李泽田先生暂时充当我们的联络人。”

    “非常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对辅导丛书的重视,云哥,希望我们合作愉快,你叫我小九就好!”

    “合作愉快!”

    “云哥,我想听听储钱罐计划的详细内容。”

    “小九,长话短说,伍老板十分看好这个项目,为此专门制定了这个计划;上海有个‘四海书局’,老板陆维汉是商务印刷馆原来的编辑,是经过‘四一二’等多种考验的老同志,完全可以托付和信任。四海书局的网点遍布长江流域,沿江各大城市都有广泛的业务往来,特别与各地的教育界关系密切,推广辅导教材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。我已经和老陆初步进行了商谈,我们完全可以单列一个项目,试行‘储钱罐’计划,真正知晓内情的也就我们在场的四人再加上老陆而已。提前与你沟通一下,李先生将来可能还有重任,到时候我们再物色一个可靠的联络人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阿瑛表嫂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?”

    云哥笑了:“阿瑛嫂子偶尔为之尚可,但要长期坚持恐怕不妥当,毕竟她是位女同志,牵扯到大笔的资金往来也不安全嘛。小九,这事咱们可以慢慢再谈,你说说南京的情况,下一步我们如何衔接?”

    “云哥,我已经与汇文中学签订了合约,江苏以外地区辅导教材的销售代理权都归与我的名下,既然现在组织上已经拿出了‘储钱罐’计划,我看干脆以‘四海书局’的名义承接此项业务,南京设立办事处专营此事,届时再补签合约就行;至于西北京津等地,我计划和汇文中学协商,拿下版权在京津刊印最好。现在离暑假还有两个月,只要抓紧时间完全可以来得及布局,一定要在秋季开学前打通所有关节,把具体的销售数据落实到每一所学校,到时候要保证供给及时送货上门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这两天我安排时间,你和陆维汉陆老板见一面,毕竟他是业内的老行家,还有牵扯资金等重大问题需要当面敲定。”

    结束了与廖云的第一次会晤,一看时间尚早,甘光复到邮局拨通了顾大使家的电话,正好大使在家,他便叫了辆‘祥生车行’的雪芙莱出租车,在新新百货买了够分量的礼品,远赴三十公里外的嘉定,登门拜访顾大使。

    顾维钧出身普通,天资极高的嘉定少年,人生犹如开挂,而其通天坦途的国内外求学生涯,及平步青云的外交官职业生涯,无不和她的四任妻子息息相关,此时,居住在顾家大院里的是他的第三任太太黄蕙兰。但人们一直以为最富传奇色彩的,当属他的第二任妻子唐宝玥。

    顾家大院位于上海的JD区,是楼房加平房的混合结构,有着江南建筑的小巧风格。在宅院中,有桥,有水,有井,非常得优雅别致。

    顾维钧的父亲顾晴川是晚清第一任交通银行总裁。早年于光绪末年,由家乡江苏嘉定来到上海,当了上海道尹袁观澜的师爷。顾晴川本是青衣一衿,家境清寒,为生活计,只得到上海来作小吏。顾维钧从小聪颖过人,4岁时入私塾读书。12岁跟了父亲来上海读书。不久,便考入NJ市育才中学。

    当时同在袁观澜幕府的,还有一人,叫张衡山。此人的文字修养不及顾晴川,但他有一种罕见的本领,就是能看相。道尹衙门中的大小官员,不少人他都看过,据说十分灵验。那时袁观澜之子袁履登和顾维钧同在育才读书,两人很要好,课后常一起在衙门里玩。张衡山说,这两个孩子都非等闲之辈,惟履登不正,将来恐难有善终(后沦为汉奸);维钧将来则一帆风顺,富贵双全。张衡山就常常买些点心给他们吃,但内心真正喜爱的只有顾维钧,对于袁道尹的儿子,不过敷衍而已。

    张衡山膝下有一娇女,与顾维钧年龄相当,张很想得东床快婿,就托人做媒。从当时两家的景况看,张较顾好得多,况且张衡山又是袁道尹的姨表兄,晴川觉得这门亲事有点高攀了,岂有不乐意之理,维钧那时年龄还小,自然没什么意见,就由双方家长订了婚。

    顾维钧在育才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,晴川打算让儿子学习商业,并且已经向少年顾维钧一家钱庄讲妥了。张衡山知道此事后,大加反对。他认定维钧必可造就,乃资助维钧入上海圣约翰大学。这是一所贵族学校,耗资甚巨,张衡山仍不惜工本。维钧在圣约翰毕业后,张又卖掉一部分祖产,供给他赴美留学。顾为人聪明,在校成绩名列前茅。回国时适逢民国初建,留美生在国内甚为吃香。维钧一到上海即去拜见岳丈大人,衡山大喜,设宴招待。

    席间,维钧竟向衡山提出要见见未婚妻。那时风气初开,大家闺秀不能抛头露面。虽然父亲已经应允,女儿却羞答答地躲在房内,死也不肯出来。顾维钧大为失望,他觉得他的未婚妻太不大方,将来不能在交际场中显身手,配不上他这位留美博士,顿时兴趣索然,闷闷地喝了两杯酒,就告辞了。

    据说,顾所以亟亟一见未婚妻的原因,是因为他听说未婚妻的裙下,是一对三寸金莲,有点不时髦了。

    1905年,16岁的顾维钧赴美国留学,入纽约州库克学院学英语,第二年便考入哥伦比亚大学,主攻政治和文学,4年间获文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两个学位,继而获法学博士学位。在留美期间,先后担任了《哥伦比亚月刊》经理和纽约中国留学生会会长。

    顾维钧生在鸦片战争后,此时的中国正一步步陷入列强的侵略包围之中,而上海又是一个中外交往非常集中的地方,顾维钧从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