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八一中文网 www.81xs.la,最快更新回到大航海时代最新章节!

    由于此事干系重大,董宇他们一群人就留在了水师大营。这是必要的保密措施,不用郑和解释,董宇就能理解。

    吴小七他们被安排下去休息,董宇就留在大帐,陪着郑和一起等候消息,顺便和郑大帅交流交流感情。

    和郑和聊天,除了自己商会一路上的见闻或者说遭遇,就只能向郑和请教太祖当年创业时的那些名臣大将的丰功伟绩了。

    虽说现在朱棣已经做了皇帝,但是关于靖难战役中有争议的地方太多,这个话题有点敏感,还是挑那些大家都知道,但是又都不太清楚的话题,这些话题郑和肯定比他知道的清楚,又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场,没有任何敏感性,大可作为一种见闻来说。

    果然说起常遇春、说起徐达,郑和当即两眼放光、滔滔不绝起来,常遇春当年号称常胜将军,徐达是三军统帅,所经历的经典战役数不胜数,如同说演义小说一般,从大战元军,推翻元朝的暴政统治,到讨伐陈友谅、张士诚,郑和说的口沫横飞,董宇听得津津有味。难得有这么好的听众,郑和也愿意在这个年轻人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,这一老一少两人谈得相当投机,其实此时郑和并不老,也就三四十岁的年纪,只是在董宇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前,显示一下自己的老成持重倒也并不为过。史书记载,郑和初次下西洋时,年仅三十四岁,如今也就才刚过三十五岁,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,只是长期跟随在燕王,现在的皇帝朱棣身边,接触的王公大臣众多,再加上此时身为舰队总指挥官,大权在握,难免有些颐指气使的尊贵之气。

    只是谈到常遇春被封为开明王的时候,董宇特地问了下常遇春的后代,结果郑和的回答让董宇彻底呆掉,常遇春只有一个儿子,名叫常林,还是一名文人,常遇春早年亡故后,常林继承了爵位,此人一向是以吟诗作对为乐,从不参与政事,朱棣继皇帝位之后,还对其进行了赏赐。

    常茂呢?即便没有那个横勇无敌的雌雄眼,也应该有这个人呀?怎么说着说着给说没了?记得后世的小说中的重要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呀,就像《隋唐演义》中的秦琼,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呀,怎么常茂没了?

    是蝴蝶效应?还是自己来到的不是自己知道的那段历史?还是历史上真的没有常茂这么个人?董宇彻底糊涂了。

    大帐中当然不止这两个人,副使王景宏和一位少监也在旁边作陪,再加上通事以及一名指挥使,这些人偶尔而插话,作为补充,省得郑和自己一个人说话显得单调。董宇是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科,尤其是其中更有许多生动的战例,这些都是书上学不到的,这些事情发生的年头并不久,从这些内部人员嘴里说出来,可信度极高。所以他一直都是竖着耳朵倾听,只是偶尔插句嘴,让讲解能持续下去,尤其是从那些战例描述中自觉受益匪浅。

    大明水师官兵果然实力强悍,他们这边说着话的时候,那边已经找到了刺客供出的三处正统会据点。

    在那处最大的据点前,带队毕千户一声令下,大明官兵们呼啦一下就把这片宅院包围了。命人喊话之后,有一名腰围白色手巾、头裹土黄色缠头布的当地人打开木质院门,一看外面围满了拿刀动枪的兵将,扭头就想回去,毕千户又岂能让他如意,手一挥,身后的大明水师官军如狼似虎般地扑上前去,擒下此人,撞开半掩的大门,人潮汹涌而入。

    外面的动静惊动了宅子的主人,立刻有数十人手持各种武器喊叫着冲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