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八一中文网 www.81xs.la,最快更新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!

却是默许了,因为陈敬廷为了陈晓向他求情时,他没有驳斥,只是同情的叹息。

    这给了陈敬廷假象,也给了他胆气。

    失望啊,太子还是没有认识到《数学》《物理》等新式学科的重要,不认同科科平等,实行百分制的新科举,从心眼里,他同情陈晓,甚至是认可陈晓的行为,因此,才会默许陈敬廷出面,协调此案;愤怒的是,太子敢做他一直都谨慎小心的事情,伸手干预司法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日后,少詹事陈敬廷以干预司法下狱,刑部尚书张卓被革职致仕,也就是说,他没有了退休俸。大理寺卿亦被罢职。河南司法官员受到严厉惩处。

    陈晓被重审,刚刚回家的他,又被捉了回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太子朱和埕跪在乾清殿,哭泣请罪。

    隆武帝朱慈烺望着他,眼神有些疲惫,或者是深深叹息,他不明白,他悉心培养,从小就灌输先进思想,先进知识,后世平等律法思想,对数学物理都有所学的太子,为什么还是和这个时代的很多普通读书人一样,顽固的抱着“圣人之学”不放,将四书五经至于数学物理等实用科学之上,神圣不可动摇呢?又或者,远没有认识到法律的红线。

    只因为他曾经的老师是袁继咸吗?

    又或者是历史的惯性?

    如果太子是普通人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但他是太子,未来是皇帝。

    他如果不能接受新式科学,不能明白新式科学对国家兴盛的重要,不能明白,新式科学对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兴旺的重要,不能遵守律法的红线,那么,他继位之后,就很有可能会走回头路。

    而西方科学已经崛起,一旦大明走了回头路,未来满清面对西方的悲惨,极有可能会在大明身上发生。

    这是朱慈烺不能容忍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咚,咚~~”

    随着新年的钟声,隆武二十八年来到。

    大明国力昌盛,国泰民安,京师的繁华,已经不亚于汉唐的长安了。

    但隆武帝的心中却一点喜悦都没有。

    整个春节,他都在沉思。

    已经是隆武二十八年,他也已经是四十七岁的人了,虽然他身体康健,但谁也不能知道,在这个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大明朝,他还能有多长的时间?

    太子令他忧虑,而围在太子身边的保守派官员,也并没有因为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压,而有所减少,也就是说,打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,一旦太子继位,这些人必然反扑。

    算来算去,唯有釜底抽薪……

    每每想到此,朱慈烺的心就缩成一团,

    那是他的至亲骨肉,也是他精心培养、未来要委以重任的接班人,他如何能下这个决断?

    又或者,其他皇子,就真的会比太子强吗?

    “召堵阁老。”

    这个时候,朱慈烺也只能和堵胤锡谈心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此臣所不能言啊……”堵胤锡伏地。

    朱慈烺轻声叹,他知道,这个事情确实不是臣子能说的,臣子能说的,只能是保太子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京师有了流言,说皇帝陛下对太子不满。

    大约是感受到了压力,又或者是隆武帝的几番教导有了效果,太子朱和埕开始疏离保守派官员,亲近改革派官员,同时的,在五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中,他也是尽心竭力,协助首辅史可法完成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月,以乌兰布通的战功,皇二子辽宁郡王朱和增被晋封为辽王。成为隆武朝第二个晋封亲王的皇子。

    太子之下,辽王,蒙王,三个年长的皇子,同时立于朝堂之上。当然了,辽王和蒙王都在太子的领导之下,接受太子的指挥,遇有事情,他们都是向太子汇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七月,黄河发大水。

    辽王朱和增受令跟随户部官员一起去赈灾。其深入一线,于百姓同甘共苦,,遍查水患,募集赈灾物资,十日没有下堤防,深孚民望。

    回京之后,辽王受到了隆武帝的嘉奖和勉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十月,隆武帝朱慈烺照例化身老师,在乾清宫召集众皇子讲课,从太子到年幼八皇子,一一坐了小板凳,认真听讲。

    听到隆武帝所说的近现代国家社会的治理理念,说到平等,说到科学,说到法,说到君王的权力,太子虽然频频点头,但却隐隐有些言不由衷,辽王却是记的极为专心。隆武帝提问,他的回答也十分得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不久,谣言渐渐而起

    说陛下不喜太子,而喜辽王。

    群臣听闻都是忧虑,

    尤其辽王的舅舅还是抚远大将军李定国,手中掌握数万兵马,此时正在征讨准格尔蒙古,一旦辽王有所图谋,李定国在外呼应,岂非国家要乱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于是,亲王就藩的议题,再一次在朝中响起。

    群臣谏请辽王和蒙王就藩,一个去辽东,一个去蒙古。

    隆武帝不应。

    但《三文日报》却连日刊发评论,公开大胆的讨论历朝历代,皇子夺位的叛乱过程。

    --和历朝历代不同,也和大明朝前期不同的是,隆武帝的两位亲王虽然拥有王爵,但却并没有太多的实力,他们王府的卫队都是五城巡抚衙门派出,一月一换,根本来不及熟悉,就已经被换掉了。

    除了身边的四个贴身侍卫,两个王爷无法染指任何军队。

    虽然参与朝政,两个王爷可以和官员们接触,但而文官系统天生都是支持太子的,加上他们行事,都是在太子的领导和监督之下,他们上下其手,网络官员的机会并不多。

    相反,太子不但有詹事府、两春坊等众多官员的辅佐,而且五百武襄卫直接受命于太子,太子有权利撤换指挥使。

    这和历朝历代的情况,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两个亲王想要作乱,简直是难如登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定国听闻朝中非议,深为不安,上疏请辞抚远大将军。

    隆武帝不准。

    ……(未完待续)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