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八一中文网 www.81xs.la,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做塞王最新章节!

不掉的嫌疑了,而且他们对殿下也不太尊重,现在之所以还不敢有过分的行为,是因为皇上还活着。一旦皇上龙御归天,殿下还要早做准备才对啊。”

    这番话将在座的三人惊了个不轻,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黄子澄这么大胆,竟然在这大明皇宫谨身殿内说这番话,真是欺负朱重八生病了,没工夫搭理你,否则要是被他听见,再按一个离间骨肉亲情的罪名给你,你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。

    朱允炆连忙伸手制止了他,轻声道:“先生不要再说了,孤自有主张。不管是谁,都不能乱我大明的法制。对了,孤跟你们提到的方孝孺先生,你们去拜访了吗?”

    齐泰见朱允炆提到方孝孺是一脸崇敬的表情,就知道这位方先生要发达了,拱了拱手,道:“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,有人向皇上举荐了方孝孺,但是当时皇上说现在还不是任用他的时候,就只给了个散官,没有授予正式的官职。他现在在蜀王那里教世子读书,蜀王很敬重他。不过,我看方孝孺并不想一辈子做一个寻章摘句的教书先生,他的心中还是有抱负的。他一向宣扬要以仁义治理天下,怕是如诸葛孔明一样,正在草庐之中等待明主呢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听后非常高兴,一脸心驰神往,与圣人神交的表情说道:“记得洪武十五年,家父在世时,就有人举荐过方先生,当时皇爷爷对他的举止严肃很欣赏,就对家父说:‘这是个品行端庄的人才,你应该一直任用他到老。’只可惜,家父没有来得及任用他就去世了,孤也久慕方先生的道德文章,想要与这样的大贤共同治理国家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不知道的是,洪武十五年,有人第一次举荐方孝孺时,朱元璋的确很欣赏他的道德文采,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,朱元璋发现了这是个太过于理想化的愣头青,长着一张作报告的脸,除了写文章阐述他并不喜欢的儒家思想之外,什么都干不好,就渐渐地疏远了他。

    等到十年后,再次有人向朱元璋举荐他时,朱元璋知道这个人不合适治国,只合适像李白一样被养起来,探讨探讨诗文,就说了上面的那番话,因为他并不喜欢跟人探讨诗文。

    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方孝孺的个人魅力和才学早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朱允炆的心里,对他将来的行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当然也有十分不好的影响。比如说,当年燕王过了长江,兵临金陵城下之时,有人劝朱允炆先去别的地方,图谋复兴,结果十分有气节的方孝孺就劝建文帝死守城池等待援军,就算是事情没有成功,也应该为社稷而死,当然,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。

    虽然说朱允炆让城别走之后,也不一定能避免败亡的命运,但是坐在城里等死这个榆木疙瘩脑袋才能想出来的注意,方孝孺居然也大义凛然的坚持,实在是让人怀疑他的能力。

    虽说后来他为朱允炆殉节而死,顺带坑了一堆人,算是对得起建文帝,但是这对于他的江山社稷来说,根本于事无补。

    一句话,方孝孺这样的人,适合跟他交朋友,但不适合任用他治国。

    朱允炆对于方孝孺的重视是齐泰和黄子澄早就知道的,他们不会因此吃他的醋,两位大人的官职已经不低了,不会吃任何人的醋,道:“殿下这几日太操劳了,一定要注意身体啊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微微地摇了摇头,强挤出一丝欢笑来,道:“多谢两位先生关心了,皇爷爷龙体有恙,孤怎么安心休息啊。你们先退下吧,有事的话,孤会再派人传唤你们的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告退。”齐泰和黄子澄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向朱允炆作了一揖,轻声地说道,生怕吵醒了里面睡觉的那位爷,然后缓缓地退出了谨身殿。

    二人并肩走在路上,来到一个无人的小巷子里时,黄子澄屏退了所有的随从,悄悄的对齐泰说道:“齐大人,以在下来看,皇上的病这次恐怕……”

    齐泰为人小心谨慎,听到这句话,立即伸手示意黄子澄不要出声,然后用一脸责备的语气说道:“黄大人怎可出此大逆不道之言,若是让有心人听见了,你的身家性命可不保啊。”

    黄子澄对此似乎毫不在意,微笑着摆了摆手,用一种轻佻的眼神看了齐泰一眼,有点不满地对齐泰说道:“齐大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胆小,这里就你我两个人,只要你不去告发我,谁又会知道?况且我们都是太孙的心腹,太孙如此信任我们,等他将来登基了,我们可是要共同努力为他保卫江山的。怎么能因为畏惧个人灾祸而畏首畏尾,不敢说话?”

    黄子澄的这番话倒是激起了齐泰的男儿热血,不管了,我也豁出去了,反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皇帝这次是不行了,将来肯定是太孙登基,他们都是太孙的心腹,就算现在的谈话被人听见,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去告发他们,那不是傻吗?道:“依黄大人之计,新君继位之后,若想治理国家,首先要从哪里着手啊?”

    到了这个时候,黄子澄也不跟他废话了,也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,四顾一下看看四周有没有,直接毫无顾忌的说道:“依照在下来看,首要的大事就是削藩。如今各地藩王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,已经渐渐有了尾大不掉之势。尤其是像燕王,肃王这样的强藩,其实力已经不容小觑,对朝廷是个很大的威胁。若是不趁势削减他们,只怕将来有不测之祸啊。”

    齐泰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,沉重地说道:“曾经有人向皇上提出过藩王的问题,认为藩王如此发展下去,将来肯定会尾大不掉,结果皇上却以那人离间骨肉亲情为由将其下狱论死,从此之后,再也没有人敢提削藩的事了,这些藩王们就愈加有恃无恐,屡屡触犯朝廷的禁令,使得朝廷在地方上的威严荡然无存,更有甚者,他们有的人竟然敢直呼太孙的名讳,丝毫不顾及礼法,如此下去,礼乐崩坏,四维不张,国将不国。”

    黄子澄终于看到知音了,他们都是儒家学说的信服者,儒家认为维护一个国家的基本就是礼法,这些藩王如此没有礼法,那跟造反也就差不多了,道:“齐大人所言甚是,在下也认为现今国朝的心腹大患不是外面的蒙古,而是国中的藩王。外面的蒙古最多是纤芥之疾,而国中的藩王却是心腹之患,不可不防,否则一旦溃烂,就有可能糜烂全局,一发不可收拾,甚至有可能酿成西晋八王之乱,衣冠南渡之祸。为了国朝的长治久安,为了太孙的知遇之恩,在下愿与齐大人共勉,共同为我大明消除这心腹之患。”

    “黄大人”齐泰十分感动地握着黄子澄的双手,如此知己,如此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,这辈子怕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,道:“在下愿意与黄大人一齐努力,共同开创一个超越历朝历代的太平盛世。”

    两位身怀儒家理想的人,就这样双手握在一起,互相砥砺,互相鞭策,共同为着他们的目标而努力。

    时间来到了,洪武三十一年的闰五月初九,按照历史的记载,这是朱元璋驾崩的前一天。

    这一天不知道怎么回事,朱元璋突然感觉自己精神抖擞,似乎以往的精神和体力又都回来了,心情十分不错,兴致也很高,将一直伺候他的朱允炆叫过来,道:“允炆,外面的天气怎么样?”

    朱允炆一直在屋内伺候朱元璋,已经很久没有出屋了,也不知道外面的天气怎么样,扭头看了一眼门外当值的太监。

    那名太监当即会意,弓着身,用十分尖细的声音说道:“回禀万岁爷,回禀太孙,外面的天儿很不错,太阳暖洋洋的,但是不烈。”

    “好,好。朕就喜欢天儿好的日子。”朱元璋沉闷地哼了一声,竟然挣扎着双手一撑,微微地坐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下可把朱允炆吓了一跳,他立即跑过去扶住朱元璋,一脸担忧的说道:“皇爷爷,您这是干什么,您慢点,让孙儿扶着您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似乎兴致很好,借着朱允炆的扶力坐了起来,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上又有劲儿了,这种感觉真的很好,道:“走,咱们爷俩出去晒晒太阳,这么多天都没有出去了,在这里都待的要发霉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,好。”朱允炆很高兴,不管怎么样,他的皇爷爷又有了精神了,这是一件好事,况且他知道朱元璋有晒太阳的习惯,只要不是身体特别不好,都会去晒一晒,今天他肯出去晒晒,这是他病情好转的迹象,无论如何都值得高兴,笑道:“孙儿这就陪皇爷爷出去晒太阳。”转头又对身后的太监厉声说道:“你们几个快过来,把皇爷爷抬出去。”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