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八一中文网 www.81xs.la,最快更新大魏春最新章节!

    式乾西殿内,皇帝只穿着一件中衣斜靠在榻上。呆呆的瞅着殿顶,也不知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手中端着一盏冰沙,其中冰块早已化尽。乳白色的奶液溢出铜盏,顺着手臂滴滴落下。已然污了衣衫,元恪却犹自不觉。

    御榻之下,元怿跪坐在几案之后,翻看着几封秘奏。越看越是心惊,不大的功夫,额头上就渗满了冷汗。

    李氏,七品司药(内宫女官,属六局六尚之尚食),乌支李氏李纂之女。

    景明二年(八年前),咸阳王元禧造反,其舅兄李伯尚(陇西李氏三房长子,李辅之子,李冲之侄,李韶从弟)事通直散骑侍郎,领刀剑左右,就如昨日才被下狱的侯刚,极受元恪宠信。

    不知真就与元禧预谋欲刺杀皇帝,从而做贼心喜。元禧刚反的第二日,李伯尚竟就逃了?

    一路逃到了安东府,时李纂任安东府主薄,因同属陇西李氏,且素来与李伯尚交好,就将其藏于府中。

    事后元禧被诛,李伯尚被缉,与李纂同以谋反之罪被赐死。家人十四以上者,男被充军,沦入罪籍。女被配以军户为妻。十四以下八岁以上者,男净身入宫为宦童,女入宫为婢。

    那女宫,就是这样入的宫……

    若论起来,此女与逼反元禧的高肇有血海深仇也不为过。再掐指一算,竟已服侍皇后两年有余?

    这种身份,想来应是要忌讳一些,不该派往皇后身边的。估计是内侍监疏忽,派人前就没看过此女的籍册。

    也更说不准,是有人有意为之……

    越往深里想,元怿头上的冷汗就渗的越快。

    “莫要杯弓蛇影!”

    元恪放下了杯子,悠悠叹道:“这宫中也罢,并尔等府上也罢,宦、婢皆是幼时坐事受刑入宫,就连刘腾也不例外。真要论起来,哪个与我皇家不是血海深仇?难道一个都不能用,全撵出宫去?莫要因噎废食……”

    元怿心中一动。

    皇帝的潜意好似是,此事只属特例,应无过多牵扯,也应无诸多阴谋……

    可他昨日是何等的震怒,恨不得将所有人治罪,将皇宫掘地三尺一般:领军将军于忠(禁卫统领),长秋卿刘腾(大内总管)、太尉元雍皆被降罪。六尚六局、内宫诸司诸监、禁卫御林皆需彻查。

    但才只是查了一天而已,皇帝怎就这般快的下了决断?

    要不是皇帝语气有些含糊,不是很确定。要不是宫禁依旧戒严,元雍、于忠仍在彻力严查,元怿都怀疑皇帝是不是知道什么隐情?

    正狐疑着,见皇帝坐直了身。看似随意的拿着一块帛巾擦着手,但脸上的神色很是郑重,还带着踌躇。

    这分明是有要事要与自己商议……元怿下意识的正襟危坐!

    等了好久,才听元恪说道:“四弟,朕要有儿子了?”

    元怿狂喜。

    怪不得皇帝昨日还暴怒如雷,只过了一夜,就好似火气全消?

    竟有了天大般的喜事?

    皇帝也该有儿子了。

    不看其余兄弟,就连最小的元悦都两个儿子。唯独皇帝膝下竟无半子?

    好不容易有了皇子昌,刚立为太子不久,竟而夭折?

    转而欲立皇子明,但未及月余,都未拟定章程,竟然暴毙?

    也是自那后,皇帝性情愈发暴虐,连诛三弟元愉,六叔元勰。更让一众兄弟、宗室惶惶不可终日,生怕引起皇帝猜忌……

    因此,元怿是发自内心的高兴。

    也不单单如此!

    皇帝有无子嗣,代表国体稳不稳固,江山会不会动荡。

    只要元恪有了儿子,至少说明他百年之后,国诈可顺利绵延,不会产生大的波折。如元怿等宗室及其子孙依旧可以富贵。

    “恭喜陛下……嗯?”

    刚赞了一句,元怿猛的一愣。

    听皇帝这语气,好似是……竟还未生下来?

    还真就没猜错,确实没有生下来,但元恪却极为笃定。

    “今日才召王显为胡充华诊过脉,脉相确为男胎无疑!”

    一提胡允华,元恪脑子不由的浮现出那位媚若天成,风流蕴藉,如水一般的女子。

    既是召王显诊过,那就应是八九不离十了。

    当年文昭皇后(元恪生母高昭容)有孕,王显诊脉,断定必为男胎,最后果不其然……

    元怿满脸喜色,站起朝着元恪深深一拜: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!”

    确实该贺!

    元恪终是没忍住,“哈哈哈”的大笑起来,脸上泛出一丝病态的潮红。

    这些年这般急燥,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,不就是因子嗣艰难,积虑成郁之故?

    终还是老天保佑,天降鸿福……

    笑了好一阵,元恪猛吐一口气,满脸期翼道:“今次唤四弟来,便是此故……朕欲废‘立子杀母’之制……”

    元怿心下一叹:终究是来了?

    元魏此制源于道武皇帝。

    因生母贺兰太后之故,道武帝继位的过程异常的艰难与凶险,差点被自己的母亲、胞弟、舅父等联手害死。

    继位后,道武帝毒死生母,赐死胞弟、舅族,而后立下了“立太子必杀生母”的祖制,一直留传至今。

    确实早该废了。

    立献文弟为太子时,献文帝哭求文成帝废此制,未允。献文情急失智,诬嫡母(养母)冯太后便是怕儿子立为太子,生母会被鸩杀,故而亲手捂死了她所生的文成帝长子,而非病逝。

    便是此次,埋下了冯太后与献文帝反目成仇的诱因。最后献文帝被冯太后毒杀……

    孝文帝被立为太子时,也曾哭求冯太后废此制。为此,元宏差点被废。更被冯太后在三九寒冬剥光衣物,关入冰窖,试图活活冻死饿死。

    但奇异的是,关了三天三夜后,孝文帝竟安然无恙,竟连丝受寒的症状都无。

    后有术官爻卦,称元宏有神灵护身。冯太后怕遭天遣,遂才做罢。

    孝文帝立元恂为太子时,冯太后健在,元宏羽翼未丰,故而未敢置喙。

    等废元恂,立元恪时,高昭容已然病逝,故而未行此制。

    也并非以上诸般,此制才该被废,而是有悖于人伦。

    不是每一任太子都如先帝孝文一般有神灵护身,运气逆天。

    莫说光着冻三天三夜。好好在养在宫中,只因小病而最后遭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