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八一中文网 www.81xs.la,最快更新神机道士在大唐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一转眼过了两年多。

    大中三年农历四月(849年5月),祝融峰顶。

    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魁梧少年正在练剑,四周寒气森森,风起云动。

    “郭师弟,山下有消息!”来者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,身形挺拔,双手过膝。

    “曹师兄,什么消息?”少年收了剑势,他就是郭弘,今年已经十五岁,长得比常人高大一些,经常让人误会他的实际年龄。

    不过原来对于十二岁孩子过分发达的胸部、手臂肌肉,由于个子长高如今已经比较匀称,只是如果光着膀子,一黑一白十分显眼!

    “王居方要召开选拔大会,又想对付我们!”曹守真样貌也跟两年前不同,已经长得和正常人一般高,只是手臂有些长,几乎可以摸到膝盖,现在不像猴子,郭弘说他有点像猩猩。

    “那好啊,我们就去潭州一趟,闹一闹这个选拔大会如何?”

    曹守真笑出声来,说道:“你还是这样顽皮!”

    ************

    两日后,潭州(长沙)望湘楼。

    李折带着儿子李亿来这里请人吃饭。

    李折就是在黄鹤楼与沩山和尚洪諲一起吃饭的那个官员,当时也目睹了和尚们劫杀郭弘等人的经过。

    大中元年(847年),鄂岳观察使郑朗改任浙西观察使,临走给手下的司户参军李折写了荐书,让他去湖南观察使裴识幕下做录事参军,算是升了一级。

    裴休大中元年移镇宣歙节度使,去年升职回长安,做了户部侍郎,算是对他出谋划策对付李德裕的奖励。

    接替的湖南观察使的是李党的宰相李回,先前任西川节度使,算是贬官。

    李回作了九个月再次贬官为贺州刺史,然后就是裴识接任湖南观察使。

    李折原来在武昌担任的司户参军也叫户曹参军,从八品下,相当于后世财政局长。

    如今就任湖南潭州(长沙)录事参军是从八品上,掌总六曹事务,比司户参军品级高,而且也算是朝廷监察部门的一员,可以举弹善恶,相当于后世纪委书记兼市长的职能。

    不过在唐代,参军就是刺史聘请的幕僚,职权虽重,地位却不高。

    李折的儿子李亿今年已经十五岁,他是第一次来望湘楼,一身书生的打扮,穿戴得整整齐齐,显得分外精神。

    伙计招呼二人进入三楼雅间。

    由于望湘楼所处地势较高,凭栏相望能看到西面城墙外的滔滔湘水,向东南可以看到龙伏山,那里是潭州这一带的最高处(后世的天心阁),所以宾客盈门,很难订到。

    “刚收到你伯父来信,替为父在朝中挂个拾遗的官衔(从八品上),要我去帮他,所以不日就要启程去河阳任职,你跟着一同前去见见世面。待会见到堂兄要知道礼数,这几日多与他交往,将来你想中进士还要伯父帮忙疏通。”

    李折正襟危坐,趁等待的工夫叮嘱儿子。

    李亿乖巧地点着头,伸手悄悄把玩自己腰间挂着的玉佩。

    李折看到后叫着儿子的字,说:“子安,我给你买一块好玉,将这块残玉换掉如何?”

    李亿赶紧收起玉佩,摇了摇头说道:“这块就很好,父亲无需破费。家中并不宽裕,此去河东路途遥远,还是留着银钱做盘缠吧。”

    李折点点头,觉得儿子非常懂事,心中暗自欣慰。

    他们隔壁也坐着两人,一身江湖人的打扮,正是郭弘和曹守真。

    “师弟,你耳朵一直在动,听到什么了?”

    郭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,小声说道:“隔壁那个年纪小的,腰间挂了块残玉,我看着眼熟。”

    他这两年已经完全融合了记忆,与唐朝人一般无二,只是有些细微的地方还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“要不要师兄帮你盗出来?”

    “想要不会自己拿?如果不是我的东西,还不屑于做鸡鸣狗盗之徒。”郭弘摇头说道。

    这时伙计进来,郭弘手一挥他应声而倒,曹守真很配合地关上门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郭弘已经换了衣服,变成伙计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我走到近处瞧瞧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样子要是我一眼就能识破,哪有伙计这么壮实的?”曹守真抱起一条腿坐在窗栏上,敞开衣襟端起酒葫芦喝酒。

    郭弘笑道:“随便玩玩,不入方家法眼!”说完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这时一主一仆来到李折他们门口,主人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书生,相貌与李折有五分相似,他让仆人自己在二楼找张桌子吃饭,然后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“见过叔父!小侄来迟,让叔叔久等了!”这位年轻书生躬身施礼。

    李折这时已经带着儿子起身相迎,他拉住年轻书生的手就往里边让,说道:“大郎来得正好,我们也是刚到。”他回头对李亿说道:“还不快来见过你大兄?”

    “见过大兄!”

    李亿的这位堂兄名叫李磎,字景望,是现任河阳节度使李拭的儿子,在同辈族人中排行第一,所以叫大郎,李亿排行第二,就是二郎。

    李磎亲热的拉住李亿的手说道:“子安,好几年不见,你竟然长得这么高,都快认不出来了!还是潭州这边山水养人,关中太过干燥,这几年为兄随父亲在长安,皮肉都变粗了!”

    三人寒暄一番依次落座,郭弘端着酒菜上来,帮他们端茶倒水,眼睛不停打量李亿腰间那块残玉。

    李折没注意到伙计,举杯敬酒,接着对侄子说道:“大郎,你父亲好好的京官不做,去年怎么突然外放去河阳做节度使?”

    李磎一打折扇,扇了几下说道:“父亲出身于柳元公幕府,柳元公与李宗闵、奇章公牛僧儒交好,和李吉甫、李德裕父子不睦,所以父亲是牛党出身。”

    他看了一眼李亿,见他有些听不懂,就解释道:“柳元公就是柳公绰,谥号‘元’,他是太子少师柳公权的哥哥,你临的柳体就是柳公权的书法。”

    李亿连连点头表示明白。

    “父亲虽是牛党,但因出自赵郡李氏,被陇西李氏的李德裕重用。七年前他从京兆尹转为兵部侍郎,本来也有做宰相的机会,但是新皇登基以后就大举启用牛党,把李党纷纷外放,如今宰相都是牛党的人。父亲被执政的白敏中怀疑,所以一时当不得宰相。

    “去年河阳节度使空缺,神武统军石雄向皇帝进表,想寻一镇终老,白敏中说他是李德裕举荐属于李党,不同意他回河阳,就把父亲派了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那个敢毅善战、气凌三军的石雄?”李折惊呼一声。

    郭弘在旁边听到,耳朵也竖起来,他也听说过石雄的名头。

    李亿知道石雄,世人都喜欢猛将,此人在民间很有声望:“他本来是河阳节度使,怎么成了神武统军?”

    李磎笑着回答说:“子安一心读书,多久没有关心外面的事了?会昌六年圣人登基不久,石雄就从河阳转迁为凤翔节度使。

    “因为他是李德裕举荐,又因在平定刘稹时与王智兴之子河东节度使王宰不和,常郁郁不自安,就自请归朝。

    “按惯例节度使入朝应加官进爵有所优待,但执政白敏中认为石雄在云州、潞州的功劳已经得到升迁,不必再赏,就授以神武统军。

    “朝中除了神策军、金吾卫其他各军名存实亡,神武统军是个闲职,石雄这样带惯兵的武将自然郁闷无比。”

    李折喝了一口酒,说道:“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